北京農村污水排放標準正式發布:規模不同,對應的標準不同!
發布日期:2019-03-09 14:11:37
發布人:清水源
瀏覽次數:3363
為了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穩步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2019年1月7日,北京市制訂并發布《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 1612-2019)(以下簡稱“標準”)。
標準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用生態的方法解決生態的問題”理念為指導,充分體現了對農村生活污水“因地制宜、鼓勵回用、生態處理、寬嚴相濟”的原則。
標準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項目和排放濃度限值:
污染物控制項目包括pH值、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動植物油八項。
針對不同規模、排入水體類別等因素分設不同濃度限值。
規模劃分為500m3/d以上、50 m3/d ~500 m3/d、5 m3/d ~50 m3/d、5 m3/d以下四檔;
排入水體類別劃分為Ⅱ類、Ⅲ類功能水體和其他水體兩類。
同時,在管理要求中提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宜因地制宜,優先選用生態處理工藝,鼓勵回用,在重點地區可執行更嚴格的排放限值。
標準于2019年1月10日起實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不再執行《水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中表2的規定。
原文轉自:環境工程
上一篇:6位院士專家全面解析環保技術前沿